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陈家慈已经从印第安纳大学毕业了。
2016年夏天拿到本科毕业学位后,他回国了几个月,随后来到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做义工。他在一个叫West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学校工作,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英文教当地小孩中文。洪都拉斯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,他说那里啥都没有,就是咖啡特别好,所以我每次联系他的时候,他不是在咖啡馆,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。他的学生和他一样,都有亮亮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。
普通孩子们需要普通孩子的故事,最后能把我们联系到一起的,就是在陌生环境里被迫养成的坚强。陈家慈这么告诉我,每一个在异乡经历过求学的痛苦和文化的冲击的人,都不得不让自己披上一个钢铁外壳。
“我来美国先学了一学期语言,我学语言的时候非常认真,是所有国际学生里成绩最好的,老师还把我的作业保留了下来,给后面的学生作样板。可是,这离我自己的目标还是差得很远,我自己非常又企图心,一直觉得如果不能像美国学生一样谈笑风生的话,就不能称自己是会英语的。这个目标一直激励这我,但最开始,也最伤害我的自信心”
陈家慈家在湖北潜江,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孩子,在学校里也不是老师重点培养的有机会能上本科的学生。他勉强达到本科线时,把全家的人都高兴坏了。他上了江汉大学文理学院,专业是广告策划。
在中国念书的时候,感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,他听了家里舅舅的话,报了离家近的江汉大学,听了爷爷的话,选了广告策划专业。进了大学,又听了同学的话,参加了各种社团。
大一的热情过了之后,整个大二几乎都是在宿舍度过的。他一切随大流,谈了第一个女朋友,因为大家都说上大学必须要谈恋爱。在宿舍的时候,几乎就是在玩Dota。这样混日子,让他感觉也混得太累了,还有伴随的愧疚感和挫败感。来美国的念头就开始萌发了。
“妈妈朋友的孩子,好多都出国上大学了,回来后讲着各种故事,让我妈妈觉得我也应该去体验一下那些有趣的生活,丰富一样人生经历,正好又可以学习新的语言。还有一点,因为电影和NBA的影响,觉得美国是最酷的地方。只要去了美国,想干什么都可以,想干什么都成功。”
有了这个想法后,他开始准备托福,可是考了三次,没有一次过60的。
时间过了一年,妈妈就说,要不就去学校学语言把,可能在国内真的学不会。
就这样,他来到了美国中西部美丽的印第安纳大学。那个大学风景如画,有淳朴的同学,深厚的学术传统,还有最有历史的大学篮球,如果不是冬天太冷太长,一切堪称完美。初抵美国的陈家慈很茫然,不知道等待着他的,会是什么...
(陈家慈所在的洪都拉斯经常没电,所以wifi也是时断时续。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,我需要经常和他确认各种细节,花费了好多时间。本来的计划是整个故事一起推出,可是作为第一发,我们不愿意错过1118。接下来等待你的,是更精彩的美国故事哦...)
照片提供:陈家慈